作为出发仪式的机场体验
2024年5月15日傍晚,踏入羽田机场航站楼的瞬间,我重新意识到。机场这个地方不仅仅是移动的中转站,而是现代日本文化的缩影,是开启旅行这个非日常世界大门的特别仪式空间。

傍晚时分驻足在跑道上的航空器们,简直就像现代的巨大鸟类。那优雅的身姿,可称为汇集了人类对飞行的憧憬与技术精髓的艺术品。曾经万叶歌人寄托于鸟的心情,与现代我们对航空器怀抱的憧憬,是否有某种相通之处呢。
机场中蕴藏的现代日本饮食文化地图
走在机场内,吸引我目光的,正是能一览现代日本饮食文化的巨大地图。

这张平面图,拥有超越单纯向导图的文化意义。看看餐厅区域排列的店铺群,从和食、洋食、中华到民族料理,能够一目了然现代日本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力。从江户时代的闭关锁国政策一转,明治开国以来培育的日本独特的「饮食多文化共生」在此浓缩。
特别有趣的是,传统日本料理店与现代快餐连锁店在同一空间共存。这象征着日本文化「新旧融合」的本质特征。
作为艺术的牛展示 - 机场中潜藏的意外文化发现

在机场内邂逅的这个蓝色牛的艺术作品,对我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。乍看之下似乎不太搭配的展示,其实讲述着现代日本文化侧面的重要要素。
在机场这个重视功能性的空间,特意配置艺术作品的想法,可以说是日本「待客之道」文化的现代进化形式吧。不仅仅提供高效的移动,还试图为旅行者提供文化体验的意图可见一斑。
这件牛的作品,恐怕也是对日本畜牧业和饮食文化的指涉,在国际机场这个地方宣传日本农业文化的角色也许也有承担。运用现代艺术手法表现传统文化,这正是现代日本创意力的证明。
机场美食中看到的日本料理本质
旅行前的填饱肚子,选择的是机场内的洋食餐厅。

提供的是总店位于新宿的老字号洋食店「Acacia」的卷心菜卷和白米套餐。自1963年创业以来守护着不变味道的这道招牌料理,拥有超越单纯机场美食的深刻意义。
吃一口的瞬间,怀旧感涌上心头。这卷心菜卷中,昭和的洋食文化仍在呼吸。Acacia的卷心菜卷,是将西洋料理升华为适合日本人舌头的杰作,是从战后复兴期到现代一直受到喜爱的「日本洋食」的象征性存在。在机场这个地方,能邂逅这样老字号的味道,意义深远。
然后,搭配着白米这个日本人的主食,意义深远。无论何种料理,最终与白米组合才完成为「日本的餐食」,这种感性可以说是日本人认同的核心部分吧。
在机场这个文化边界线上的省思
通过在羽田机场数小时的停留,我重新感受到。机场这个地方,是连接日常与非日常、国内与国外、过去与未来的特别边界线。
这里,传统的日本文化与现代的国际感觉自然共存。在和食餐厅用筷子的同时,窗外世界各国的航空器反复起降。在展示现代艺术的空间里,日本自古以来的「待客之道」精神仍在呼吸。
能够体验如此多层次文化的场所,从世界范围来看其实是很稀有的吧。羽田机场作为「日本的玄关」,承担着超越单纯交通基础设施的角色。只有在这里才能品尝到的老字号味道,只有在这里才能邂逅的文化发现。对于想有效利用机场时间的旅行者来说,用餐和购物是绝对不能错过的要素。
出发的美学与现代日本文化
旅程从出发的瞬间开始。而羽田机场的体验,对我来说成为了重新确认日本文化深邃的宝贵机会。
机场美食、艺术展示,以及傍晚的跑道风景。在这一切交织的和谐中,能够感受到现代日本培育的独特美学意识。效率性与美丽、功能性与文化性、国际性与日本特色。在高次元统合这些要素的能力,或许正是现代日本文化的精髓。
下次利用机场时,请不仅关注移动的效率性,也留意那里蕴藏的文化侧面。一定会有新的发现。